省农科院附中开展 “收获积极情绪,做情绪主人”心理培训
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情绪、有效调节消极情绪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,省农科院附中于2025年9月24日下午2:30邀请清华中学心理教师龙增艳组织开展了以“收获积极情绪”为主题的心理培训活动。
培训伊始,龙老师通过“秀才赶考(一)”的故事引入情绪情感的核心概念,引发学生思考“情绪是什么”。老师指出,情绪情感是伴随个体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、对外部事物的主观态度,外界刺激需经过个体内在加工,才会转化为具体的情绪反应。
随后,培训聚焦消极情绪的影响,明确其具有使个体逃避环境、阻碍行动、破坏行为、传递消极信息四大负面作用,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调节消极情绪的必要性。在如何快速摆脱消极情绪的环节,老师以秀才赶考(二)的故事为切入点,揭示换个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。故事中,秀才面对相同的梦境,因内心想法不同(前途无望vs前途无量),产生了悲观放弃与重燃希望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。这一案例自然过渡到本次培训的核心——情绪ABC理论。理论核心要义在于,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结果的并非诱发事件本身,而是个体对事件的不合理看法。同时,老师还总结了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,即绝对化的要求(如“我必须做到完美”)、过分概括的评价(如“一次失败就代表我一无是处”)、糟糕至极的结果(如“这件事搞砸了,我的人生就完了”),帮助学生精准识别自身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认知。
|
|
|
|
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情绪ABC理论,培训设置了案例分析环节。老师以“高一学生小明的困境”为例,引导学生分三步开展实践:第一步,找出案例中的不合理信念;第二步,与不合理信念辩驳;第三步,建立并巩固合理信念,帮助学生学会用客观、灵活的视角看待问题,替代原有的极端认知。
学生们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内容实用、案例生动,不仅深化了对情绪的认知,更掌握了可操作的情绪调节方法,未来将尝试用积极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。此次心理培训活动的开展,有效填补了学生在情绪管理知识上的空白,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搭建了坚实桥梁。省农科院附中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需求,常态化开展此类心理培训与辅导活动,助力学生培育积极心理品质,健康快乐成长。
编辑:李妍汐
一审(校):吴 芳
二审(校):刘灵艳
三审(校):覃 刚



